top of page

Call Us 919-874-5329
Search


一切都是相对的
快两年了,第一次短途出差回来发现孩子们大了不少。四岁的娃在电话上虽然能够沟通,但明显发现他们的注意力不可能长时间集中在电话那头的人,要想在远程还感受到孩子一天一天的成长是不现实的。 Benson拿过来一本故事书说:“这本书对你来说是新书,对我们来说是不新的书。”...
Tony Zhang
Aug 30, 20212 min read
58 views
0 comments


10分钟的静心
最近几天去接兜兜小朋友(2岁3个月)上学放学的时候,老师总会跟我攀谈两句,其中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他整天都面带微笑,很开心”。 此外,我还观察到,在接送孩子的时候,大多数家长都是直接把孩子抱着,而兜兜往往要求自己背着书包(书包还真的挺沉的),自己走进/走出教室。 ...
Moxuan Zhu
Aug 25, 20213 min read
79 views
0 comments


Check out the pitch deck these Amazon insiders used to raise $160 million for their new e-commerce s
Learn from the best.
Tony Zhang
May 11, 20211 min read
31 views
0 comments


Scott Galloway on recasting American individualism and institutions
American Individualism and Institutions I grew up on storie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During the aerial bombardment of London known as...
Tony Zhang
Mar 13, 20217 min read
2 views
0 comments


为什么Apple和Peloton主导着注意力经济
以及Pinterest和Snapchat为什么要把钱留在桌子上 Scott Galloway 原文见附件,谷歌翻译的下文,我有空了再整理一下。 “任务是……没什么,要看看还没有人看到过什么;但要想一想谁还没有想到的,关于每个人看到的东西。” ― 薛定谔...
Tony Zhang
Mar 1, 20215 min read
0 views
0 comments


再谈终生成长
孔子追求“吾道一以贯之”,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为什么大家都这么愿意追求“一”?在我看来,“一”叫作“美德背后的美德”。 究竟是哪一个美德催生了所有世间一切美好的行为?我们过去在书中经常会提到彼得·德鲁克的一句名言:管理就是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人的善意。...
Tony Zhang
Feb 28, 202132 min read
1 view
0 comments


出国旅行安全了吗?
疫苗靠谱吗?什么时候可以安全出国旅行?病毒厉不厉害和对人类的危害大不大是一回事吗?比起其他渠道,张文宏老师不仅有最权威的解答,也带给他家他长久以来思考的结晶,可以和人类的发展史学到什么未来还用得上的客观规律。 很少看到樊登老师这么博学的人,面对权威睿智幽默的世界一流科学家也...
Tony Zhang
Feb 20, 20212 min read
0 views
0 comments


“你为什么知道?" 大人不想,孩子天生就有的因果观
是非因果”是成年人以为最简单,其实日益复杂的概念。Daniel Kahneman 的大部头《思考快与慢》别的不一定记得住,关于成年大脑“快思考”的倾向性每个人都会体会深刻。最明显的认知偏差就是对过往经历和最近发生的事件过分依赖。...
Tony Zhang
Feb 1, 20214 min read
0 views
0 comments


可能性和可行性
人的思考局限于过往的经验和当下的认知水平,要想突破局限和获得新的经验,除非有足够的动力好奇心,这个动力对多数人来说不来自个体内部。比如在推演一个事物的可行性的时候,当可以参考的经验不足于完成逻辑推演的时候,内在的动力会局限于是否有继续讨论和推演下去耐心和勇气。...
Tony Zhang
Dec 24, 20203 min read
0 views
0 comments


《为什么我的青春期孩子不和我说话》
读完本文约需35分钟 我们之前讲过一本关于青春期的书,叫作《解码青春期》。我觉得,那本书应该可以解决青春期孩子大部分的问题了。但是,今天这本书的书名实在是太吸引人了,叫作《为什么我的青春期孩子不和我说话?》。 我拿这个标题问我身边的中年人,我说:“这个问题你们存在吗?”...
Tony Zhang
Dec 19, 202036 min read
2 views
0 comments


劳动观
今天在去的路上已经体会出来孩子们对足球课的期待。 “老师为什么要教我们踢球啊?” Ada 问。 “因为老师发现踢球还有和小朋友一起是他很喜欢的两件事情。” 观察过老师,我丝毫不怀疑这个老师不给钱也会愿意陪孩子踢球。 “这是他的工作吗?” “是的。” ”那我们也在工作吗?“...
Tony Zhang
Dec 4, 20202 min read
2 views
0 comments


输赢观
送娃的路上有时超过路上的车辆,也有别人的车超过我们,在三岁的孩子眼里都是一场竞赛的输赢。今天我们能谈谈什么呢,一直在找机会,终于给我逮到了。 “你们知道马路不是汽车比赛的地方吗?想知道汽车在什么地方比赛吗?” “不知道,想” ”在赛道上,下次我带你们去好吗?“...
Tony Zhang
Nov 25, 20202 min read
2 views
0 comments


追求体验还是物质
送娃回来的路上听完了2019年Tom Gilovich 教授在What's The Big Idea 博客上“Power of Investing in Experiences vs. Material Possessions",里面有好多好东西可以分享。今天最大的收获是社...
Tony Zhang
Nov 3, 20202 min read
2 views
0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