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你为什么知道?" 大人不想,孩子天生就有的因果观


是非因果”是成年人以为最简单,其实日益复杂的概念。Daniel Kahneman 的大部头《思考快与慢》别的不一定记得住,关于成年大脑“快思考”的倾向性每个人都会体会深刻。最明显的认知偏差就是对过往经历和最近发生的事件过分依赖。


关注Gamestop的时间越多,印象就会越深,影响就越大。人类的原始本能“怕”,就把印象加工成思维模型,也就是我们说的潜意识,用来为以后对事物的判断做”快思考“。得出的结论不是怕错过,就是怕成”接盘侠“。有些人怕更不到风,要么开始在跌之前买进赚一笔就跑,要么还是中长期持有,赚short借股票的人的利息,要么就开始努力寻找下一个Gamestop 比如期货白银。有些人因此调整整体投资方向,有些甚至把对赌华尔街定位新的职业方向。


这一切心理活动的原始根源是成年之前的错误“因果观”。孩子会怎么看这件事?最近和孩子们玩猜物体的游戏,孩子来藏东西,我来猜。我猜错了他们从不纠结,开开心心进入下一轮;一旦猜对,他们就会非常认真的问:“你为什么知道?”在孩子的认知世界里,没有任何事情会没有原因的发生,“猜”这个动作是无意义,不应该产生任何有效结果的。我唯一能够让孩子满意地进入下一轮的回答就是找到一个他们也能接受的为什么我猜对的原因,比如他们有小动作被我看到,他们换了一个和上次不一样的藏东西的方法,我还没有想好如何给三岁小孩解释概率。


我在想,Gamestop 的事情,如果你能给孩子普及一下,孩子的问题肯定是:“钱是从哪里来的“。如果家长能够坦然的回答这个问题,也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学会这个技能,那就说明钱的来路光明磊落。孩子就算马上辍学来做这件事,也是算是提前找到自己的passion,值得庆祝一下。如果家长顾左右而言他,言行不一会被孩子敏锐的洞察到,恐怕以后在其他话题上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Morgan Housel 在"Psychology of Money"的第二章,关于风险和运气的论述特别透彻。“没有任何事情有看起来那么好(糟糕)”。因为第一个发现和证明房地产指数和通胀吻合的理论而得到诺奖的席勒教授,有一句很发人深省的话”我最想获得的特异功能是判断运气在成功里占多少比例“。拿破仑的一句被艾森豪威尔引用过的话也直接揭露事物的本质。“一个战争的天才就是能在其他人疯狂的时候能做出平庸选择的人。”同理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一个投资天才就是在其他人疯狂的时候能继续保持原有的普通投资策略的人呢?一个天才家长就是在其他家长抓狂的时候还能一个嘘寒问暖的普通父母呢?一个天才创业者就是在其他人被各种商机扰乱心扉的时候还能做一个平凡的劳动者呢?一个灵魂伴侣就是在其他人爱的死去活来的时候还能够相敬如宾的普通朋友呢?


创业中,“因”是创业者的市场观(价值取向),这决定了服务对象的选择和服务项目的确定及如何实施。比如Amazon的价值取向是效率,所以电子商务的效率就是减少消费过程中的各种摩擦,商品选择,下单体验,配送速度和准确度,以及退货的便利。客户的满意度是对购物行为的效率的直接打分,在这个程度上,价格和产品的丰富已经不是首选了,多年下来其他网站更便宜我也不会因此建一个新账号输入一遍行用卡了,也逐渐切换到Amazon自有品牌的商品。我的价值取向是长期价值,市场观就是长期价值的稀缺,体现在人际关系,投资服务和职业成长上,因此选择的对象就是有20年以上长期投资观和有成长心态或者可能挖掘出来成长心态的人,服务项目就是赋予有利于成长的人文和投资环境,平时就只负责阳光和雨露就够了,相信每个个体都有足够的内驱力去成长成最好的自己,让钱也能在优质的投资环境里静静地复利。


“果”是创业所实现的目标和梦想,这决定了整个创业行为的效能。看起来“果”是后验的,其实不然,要不然就没有“菩萨畏因,众生畏果”的说法。因果不是一个先后次序,没有先抱着不正当的理由做一下试试看,然后修成正果的。俗话里也不乏智慧名言“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果”是在“因”形成的时候已经存在了,只是人类的眼睛看不到而已。


要相对事情的“因果”有更准确的判断,需要用全局的历史的眼光,大格局的看问题。 信息技术的飞跃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会日渐突出,首先集中反映在人性最薄弱的环节:“贪”和“怕”。关于新冠的争论,关于政治的阴谋论,关于比特币和Gamestop有利可图,网络人际关系的虚假繁荣,游戏带来的虚幻意义,互联网搜索能获得所有知识的幻觉。作为消费者,我们要有一个很清晰的定位,是我们在消费产品和服务,还是科技公司背后的设计者在消费我们的生命。我个人认为,把老百姓定义成为消费者是一种类似于奴隶制度的对人性的不尊重。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际就是变着法儿的去利用消费者贪和怕满足商家的利益,因为满足的是消费者的原始动物需求,而不是作为人一辈子成长向上的需求。


库克最近对脸书的评价一语中的,“如果生意模式是基于利用客户信息,任何保护客人信息的措施都会无疾而终。”广义来讲,如果整个社会的商业体系是基于消费和物质主义的,那有什么社会改革可以从根本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一个良心企业的定义有没有可能是,不需要客人信息或者保护客人的隐私?提醒客人不要在我的产品和服务花费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不鼓励客人花钱而提倡存钱?不需要客人推荐好评而鼓励提差评?不要求客人有备而来而是让时间在优美的对话中流失?

0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bottom of page